背景与意义
在我国,人民代表大会(以下简称“人大”)作为国家权力机关,对国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是其重要职责之一。预算是国家财政收支的计划,是政府履行职能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。人大落实预算,不仅是对国家财政管理的监督,更是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和保障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大在预算管理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,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预算编制与审查
预算编制是人大落实预算工作的第一步。各级人大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政策,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,编制年度预算草案。预算草案包括一般公共预算、政府性基金预算、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和预算外资金预算等。在编制过程中,人大注重以下几点:
- 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、合理性,遵循公开、透明、民主的原则。
- 加强预算编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,确保预算资金投向与国家战略相一致。
- 优化预算结构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
预算审查是人大落实预算工作的关键环节。各级人大对预算草案进行认真审查,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:
- 预算编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。
- 预算安排是否合理、科学,是否符合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。
- 预算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。
经过审查,人大对预算草案进行表决,形成正式预算。
预算执行与监督
预算执行是人大落实预算工作的核心环节。各级人大通过以下措施确保预算资金的有效执行:
- 建立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制度,定期向人大报告预算执行情况。
- 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,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。
-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,对预算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。
在预算执行过程中,人大重点关注以下方面:
- 预算资金是否按计划使用,是否存在挪用、浪费现象。
- 重点支出项目是否按计划推进,是否取得预期效果。
- 预算调整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。
此外,人大还通过开展预算审计、审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方式,对预算执行进行全方位监督。
预算调整与决算
在预算执行过程中,由于各种原因,可能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。人大在预算调整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:
- 审查预算调整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。
- 确保预算调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。
- 加强对预算调整的监督,防止出现滥用预算调整权现象。
预算调整完成后,各级人大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,形成决算。决算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反映,也是人大落实预算工作的重要成果。
结语
人大落实预算是保障国家财政安全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。通过预算编制、审查、执行、调整和决算等环节,人大对国家预算进行全过程监督,确保财政资金合理、合规、高效使用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人大应继续深化预算改革,提高预算管理水平,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贝贝鲜花礼品网,本文标题:《人大落实预算:市人大常委会预算执行的监督 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